從去年開始,華為因5G技術被美國頻頻打壓,不過事實是華為用實力狠狠打了美國的臉。去年,華為簽訂的5G商用合同超出了30個,占全球訂單總量將近一半,目前已有超過40000個基站發(fā)往全球各地。
與華為合作的國家中也包括此前與美國關系密切的“五眼聯(lián)盟”。本來五眼聯(lián)盟中都是發(fā)達國家,對5G的建設下手也很早,所以面對華為在5G方面做出的成績非??只?,就有意損害華為的聲譽,稱華為5G產品和技術有“安全問題”。
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5G網絡的建設,許多國家都意識到諾基亞和愛立信的5G設備不如華為好用,而且與華為相比要花費更高的建設成本,所以像韓國、印度、菲律賓等國家都重新對華為敞開大門。
之后就連五眼聯(lián)盟中的國家也開始動搖,英國的電信運營商們陸續(xù)與華為簽5G的訂單,新西蘭對華為的態(tài)度也大為轉變,甚至公開表示華為從未在新西蘭的5G市場中出局,德國則表示在5G方面不需美國來“指手畫腳”。
這意味著五眼聯(lián)盟即將土崩瓦解,其實擔心華為憑5G崛起的只有美國,其他國家并沒有這方面的擔憂,5G是趨勢,誰做的好就跟誰合作,至于此前所謂的“安全問題”,根本沒有真憑實據,只是人人都清楚的借口罷了。
其實早在十余年前,華為就開始了對5G的布局,每年大量的研發(fā)投入加以積累,才有了如今的成績。如果說4G時代的華為尚且落后于愛立信,那么在5G的“彎道”上華為成功“超車”穩(wěn)居第一,同時聯(lián)想、聯(lián)發(fā)科等也在5G方面出了許多提案,反觀歐美的愛立信、高通等企業(yè)的提案數就要低于4G時代,可見中國的通信產業(yè)確實正在崛起。
與此同時,三星在韓國提供了大量的5G網絡解決方案。三星表示自家的3.5GHz頻段基站設備是“業(yè)界最小和最輕的設備之一”,便于在運營商現有的蜂窩基站中安裝,還支持傳統(tǒng)的4G網絡,同時兼顧下一代5G服務。從去年12月開始,三星已經向韓國運營商提供了5.3萬個5G基站,成為韓國領先的5G網絡供應商。
韓國運營商在首爾和大都市區(qū)主要使用三星的5G基站,目前韓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的5G服務也已覆蓋了韓國的85座城市,他們還利用三星的設備實現業(yè)務覆蓋范圍的擴張。三星對新技術非常上心,去年年底表示將在5G和人工智能方面投資220億美元,希望到2020年可以占據5G設備市場20%的份額。
對華為乃至全中國的通信企業(yè)來說,三星無疑是全球5G市場中不可忽視的勁敵,不過這些大企業(yè)在5G領域緊鑼密鼓的部署,讓外界更加確定了5G時代即將到來的事實??梢灶A見,中國企業(yè)在全球5G市場中的“對手”會越來越多。
但從實力來看,中國絲毫不落下風。因為在5G領域,中國已經由“中國制造”步入“中國創(chuàng)造”,有自己的芯片、基站甚至是5G設備。其中華為是典型代表,就像任正非說的“美國不可能摧毀華為,世界也無法離華為而去”,在5G時代中,中國將成為不可忽視的部分,甚至引領5G時代的方向。